当前位置:首页 >探索 >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促进海外中医药落地生根 正文

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促进海外中医药落地生根

来源:利威快讯网   作者:时尚   时间:2024-03-29 01:54:51

原标题: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促进海外中医药落地生根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加强进海中医药早期参与、产学全程介入疫情防控工作,研体医药无良王爷俏萌女已成为“中国方案”的展促亮点。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外中稳步推进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的不断深入,中医药在世界卫生舞台得到的落地关注度越来越高。

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发布《世界卫生组织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专家评估会报告》,生根明确肯定了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的加强进海有效性和安全性,鼓励世卫组织会员国在其卫生保健系统和监管框架内考虑使用中医药治疗新冠的产学可能性。2022年年初,研体医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展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外中《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落地无良王爷俏萌女发布多语种版本新冠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生根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享中医药抗疫经验,加强进海向28个国家派出中医专家协助抗疫,“三药三方”等有效抗疫中药方剂被多个国家借鉴和使用,为全球抗击疫情发挥积极作用。

在当前疫情背景下,“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的中国实践的成功范例,为中医药深度参与世界卫生健康事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未来中医药将全面深入走向世界。“好风凭借力”,在这一历史机遇下,加快中医药“走出去”的步伐,不能一条腿走路,必须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促进更多的中医药项目在海外的落地生根。

以针灸为例,其在海外的落地生根最具有代表意义。早在公元6世纪,我国针灸就已经传到朝鲜、日本、越南等邻国,17世纪由传教士带入欧洲。1997年美国国立卫生院举行的听证会肯定了针刺的有效性,进一步加速了针灸的国际化进程。2010年,中医针灸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不仅标志着中医针灸在人类医学发展史上的独特作用和突出贡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也标志着中医针灸的传承保护、发展利用获得了联合国的国际“通行证”,当前,针灸已经在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广泛应用,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传统医学方法之一,也是我国为数不多拥有国际话语权、处于领先地位并有望取得原始创新突破的学科领域之一。

而具体到通过产学研一体化推动针灸在海外发展方面,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三方面加以提升:一是要提升中医针灸国际服务能力和水平,依托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和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国家中医药海外中心等打造一批针灸国际服贸“国家队”,输出优质高效的中医针灸医疗服务。二是要提升我国在中医针灸领域的话语权,积极主导中医针灸国际标准的制定,组织推动中医针灸国际大科学计划;实施中医药学科“海外伙伴计划”,加强国内院校、科研院所与国际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中医药联合实验室等,坚持“以我为主”“优势互补”的合作研究,开展重大疾病防治、中医药领域重大装备研发、重要科学问题阐释等,用国际化语言讲清楚中医药的科学内涵。三是要推进中医药院校国际化办学和海外招生的能力和规模,加强面向海外的中医针灸高层次人才培养,为中医药项目在海外落地生提供可持续的“源头活水”。

尽管如此,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中医药国际化仍然存在“短板”:国际政策壁垒还未完全打破,尤其是在欧美国家,中成药、中药饮片“药物身份”问题依然存在;我国中医药在国际服务贸易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还不足,在全球植物药市场上所占的份额不足5%;中医药文化认同和海外从业人员的资质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

因此,未来需要在加大中医药抗疫药物、方法输出的同时,扩大中药制剂输出;引导相关国家调整政策限制,获取中药“身份地位”;联合相关国家实现中医药人才和药物本地化等,为中医药全面深入走向世界提供保障,这是今后一段时期加速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世界卫生健康体系的重要途径。

尤为重要的是,中医药作为一门传承千年的传统医学,临床疗效是其存在的生命线,而切身体验是最好的推广策略。比如上世纪70年代,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期间《纽约时报》随行记者接受的针灸治疗后,一篇体验式的报道《现在,让我告诉你们我在北京的手术》让针灸迅速在世界走红,引发巨大反响。再如今年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上设立了中医药文化展示空间,“10秒体验中医药”、“跟着AI打太极”等“吸睛”无数,与此同时,中医药以针灸推拿等形式在冬奥会运动员健康保障、创伤治疗、疲劳消除等方面也做出了积极贡献。

以针灸推拿为例,其自身具有操作简便、起效迅速、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十分适合推广应用,而文化认同是有意愿切身体验的关键。因此,要大力拓展中医药文化认同的“朋友圈”。在周边国家,要借助东方文化同质性和区域影响优势,强化中医药与各国家民族医药间的交流合作;在欧美国家,要用好用足“孔子学院”“文化中心”等资源举办“中医课堂”,探索“汉语+中医药”的国际汉语传播途径,同时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医药文化亮点品牌;在非洲等地区,要依托援建项目和援非医疗队,借助中医药“简便廉效”优势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和基层普及行动,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作者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曾芳)

标签:

责任编辑:知识